网站首页 >> 制度文献 >> 正文
友情连接
中共西安邮电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3年06月20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一个特色和优势。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是贯彻落实这一制度的具体体现,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以及我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院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党统(2007)×号)文件精神,就我院进一步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构筑和谐社会的需要。    

2、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点以及联系广泛的优势,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也是我院建设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党外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对于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学校和社会贡献力量,是非常必要的。    

3、着眼于党和国家及学院的大局,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探索工作的规律性,对于做好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条件和程序

(—)条件: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并自觉执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具有参政议政、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的能力和素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具有胜任领导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3、德才兼备,清正廉洁,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协调能力强。    

4、注重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二)、程序:    

1、在民主党派推荐的基础上,征求所在单位的意见,提出民主党派干部初步人选;    

2、在调查摸底和单位推荐的基础上,提出无党派干部初步人选;    

3、在提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干部初步人选的基础上,由学院党委按相关规定,经考察、审核后确定推荐或使用的人选。    

(三)要求:    

1、各民主党派组织要加强自己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重视干部的培养和推荐选拔工作,注意按照条件要求,建立一支数量合适、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后备干部队伍;    

2、统战部门和各单位要重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干部的培养和推荐选拔工作,建立一支数量合适、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后备干部队伍;    

3、学院党委要按各民主党派主委、副主委、各级政协委员的1:2左右建立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三、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方向和途径

(一)方向:    

1、院属有关单位的处、科级领导干部;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系、所、室负责人。    

2、向各级政协推荐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上级组织推荐专(兼)职干部;向各级政府部门推荐实职安排人选。    

(二)途径:    

1、组织党外干部参加中央、陕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及有关部门的培训学习;       

2、组织党外干部参加学院组织的相关学习班的学习;    

3、安排党外干部在有关岗位进行锻炼。    

四、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内容和方法

(一)内容:    

培养选拔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把握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业务工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精神、廉政建设情况等。    

(二)方法:    

1、与个人谈话,了解后备人选或考察对象的思想、工作情况;    

2、与所在民主党派了解后备人选或考察对象的情况;    

3、与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了解后备人选或考察对象的情况;    

4、写出后备干部培养材料或被考察选拔人员的考察材料。    

五、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1、在党委领导下,统战部门和组织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单位积极参与,共同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2、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既要遵循干部工作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的需要,在干部聘任工作中,要考虑党外干部的特殊性,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要重视有影响有代表性党外同志的安排使用。    

3、学院要重视在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门,以及监督管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中选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要积极培养选拔和使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干部,逐步从结构上达到干部总数的合适比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