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正文

    西南大学多措并举做好预留党外优秀青年人才工作

    发布时间:2019-09-12 浏览:

    学校党委着眼于提高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水平,注重从源头提升人才质量,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多方物色发现、加强教育培养、强化条件保障,积极做好预留党外优秀青年人才工作,为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领导重视,强化顶层设计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实行统战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坚持校党委书记直接管统战工作。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履行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校党委书记亲自抓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并就预留党外优秀青年人才工作尤其是加强党外高层次人才培养多次提出要求。注重加强顶层设计,贯彻执行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规定,先后出台《中共西南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西南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南大学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16—2020)》,明确规定“各二级党组织发展党外代表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时,应与党委统战部沟通协商”;明确规定重视党外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安排使用,在二级教学科研单位配备党外领导人员的比例逐步达到80%,保持党外处级后备干部在学校处级后备干部中的比例不低于10%。把预留党外优秀人才工作纳入统战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党派组织发展进行专门研究。着眼于各级人大、政协换届,结合党派在市、区、校各级组织的人才需求,学校尽早谋划,统筹建立“金字塔”式预留人才规划。

    二、健全机制,多方物色发现

    充分延伸统战部门、二级党组织、党派基层组织的工作触角,广泛调动二级党组织书记和民主党派干部的积极性,建立集中推荐和日常物色、组织推荐和个人举荐相结合的常态化、多渠道物色发现机制。一是建立新进党外教师数据库。学校要求,凡新进非党员教师来校,都要到统战部门报到。以此为契机,党委统战部根据每年新进教师报到情况,不断完善党外青年人才数据库,并通过零距离了解接触提前发现优秀青年人才。二是发挥党派组织及统战团体的主体作用。通过两月一次的民主党派主副委联系会等形式,通报党派组织成员发展情况、定期研讨组织发展工作、安排预留工作联络员,调动民主党派干部和骨干成员注意发现举荐优秀青年人才。利用侨联、欧美同学会等组织与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会员推荐优秀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优秀党外青年人才。三是建立多维沟通联络机制。在人选发现和教育引导过程中,党委统战部与二级党组织和党派基层组织充分沟通协商,避免拟留人选不经党委统战部协商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做到发现预留环节信息畅通、统筹协调,充分实现人才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合理布局。通过多方物色发现,近年来,学校从新进教师及学术科研骨干中预留了一批优秀年轻人才,现有党外“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巴渝学者”等重点优秀人才20人。近期,1名79年、1名80后青年“千人”加入民主党派。

    三、搭建平台,加强教育培养

    学校党委重视加强对党外预留优秀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广搭平台,积极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一是搭建共识教育平台。坚持把对预留党外优秀青年人才的教育培养纳入干部队伍培养总体规划、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通过青年教师培训、处级后备干部培训等,不断提升预留人才的综合素质。强化政治引导,开展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坚持对党外人士培训“三个全覆盖”,即学校社会主义学院对新加入民主党派成员当年全覆盖培训一次,对党外代表人士三年全覆盖培训一次,普通党外人士五年全覆盖培训一次。全力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上级统战部门和民主党派上级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二是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除每年选送优秀党外人士参与市、区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外,学校专门在监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审计处、科学技术处等5个部门设立副处级岗位,供党外优秀人才成长锻炼使用。三是搭建导师帮带平台。每年开展党派新成员成长论坛,邀请优秀党外干部开坛设讲,传授工作经验和个人心得,帮助党外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对加入党派的优秀青年人才,指派专人作为“党派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走近组织、融入统战,逐步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夯实基础,强化条件保障

    一是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环境氛围。推出“西大统战”微信公众号、统战微信群,开展指尖上的微统战,利用微信平台、互联网等大力宣传党外代表人士的先进事迹、工作成绩,以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进步鼓励和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留在党外。落实党委常委联谊交友制度,每位党委常委联系5名党外代表人士,通过谈心交流、走访慰问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党外优秀人才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创造良好条件。二是为党外优秀人才履职尽责提供便利。修订完善《中共西南大学委员会关于统战成员履职补贴实施办法》,将统战成员履职补贴纳入学校绩效津贴,为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供经费支持和交通便利。三是改善统战工作条件。持续增加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工作经费,人均活动费达400余元,专门为党派基层组织和统战团体配备办公室和会议室8间。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关心、学校党委的重视和统一战线的长期努力,直辖以来,通过预留人才工作,学校输送了1名副市长、5名市政协副主席和多名厅(局)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