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正文

    坚持“1+1+4”工作思路发挥科研院所党外知识分子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11 浏览:

    摘要: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紧扣“一个中心”、坚持“一条主线”,畅通党外知识分子职业发展渠道,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培养出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党外知识分子,多年来,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立足岗位、服务科研,为公司和研究院的科技创新爱岗敬业,分别在科技研发、科研管理、生产服务等各个重要岗位发挥积极作用,一批党外代表人士脱颖而出,为研究院科技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科研院所的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也是培养高端知识分子的重要基地。因此,做好科研院所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在科研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统战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坚定“1+1+4”的统战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凝共识、聚人心这个中心工作,围绕思想政治引领主线,坚持在工作谋划上提高站位,在思路方法上科学创新,在工作实践上务求实效,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党外知识分子作用,着力推动全院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一、紧扣“一个中心”

    紧扣凝共识、聚人心这个中心工作,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凝聚广泛共识、集聚强大力量,围绕“打造钒钛研发国家队,创建一流特色研究院”这个中心目标,立足自身优势,积极献计出力,不断提升党外知识分子在院科技创新创业中的影响力。

    二、坚持“一条主线”

    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引领这条主线,把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作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主要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不忘初心、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统战工作定位,以思想政治引领为主线,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深学笃行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院科技创新创业凝聚智慧和力量。

    三、做好四项工作

    研究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关于统一战线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研究院党外知识分子学历层次高,各领域专家多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和模式,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实践锻炼,创新培养举措,创造成长机制,创建实践锻炼舞台,加快党外知识分子成才成长。

    (一)创新培养举措,加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既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组织培养。院党委在加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方面,将重心放到加强培养、提高素质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培养锻炼。一是强化措施,打牢培养基础,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教育。2020年共选派4名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参加各类培训班,确定了6名重点党外知识分子作为院领导联系基层对象。二是不断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学历培养教育。2020年共选送了2名党外知识分子攻读硕士学位,7名党外知识分子攻读博士学位。三是通过挂职锻炼,加快党外知识分子岗位成长。2020年选送15名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到攀钢钒、股份公司、西昌钢钒等挂职锻炼。

    (二)创造党外知识分子成长机制,畅通党外知识分子职业发展渠道。为促进党外知识分子成才成长,破除“官本位”意识,明确党外知识分子成长通道,研究院在体制机制方面作了创新探索。一是畅通党外知识分子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以技术创新积分和能级工资为基础的科技人员技术职务任职体系。构建了以技术创新积分和能级工资制为基础的科技人员技术职务任职体系。制订《领导职务与研发职务转任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1名特级研究员转任领导职务,1名领导人员转任到研发岗位,院聘任特级研究员以上专家中,党外知识分子19人。二是深化“学习、创新”文化建设,为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营造环境。通过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会、院青年英文学术报告会、新老同志座谈交流会、院级表彰会以及开展创建优秀科技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青年科技人员对院“学习、创新”文化的认同,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及荣誉感,在2020年研究院第十三届英文学术报告会上,杨浩笛、税烺、彭力、王晓东等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脱颖而出,获得先进个人荣誉。三是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加大从党外知识分子中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的政策,将党外人才的培养、使用放在人才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学习教育的资源投入,从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时间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管控、有监督,努力建立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党外人才队伍,目前有9名党外知识分子担任研究室负责人,4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三)推进科研“放”“管”“服”改革,健全激励机制。科技创新是新攀钢建设的第一动力,研究院加速推进科研体制改革、重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新攀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构建以价值创造为根本的人才评价和考核制度体系,建立岗薪与人才市场价格接轨、与公司和院改革发展成果挂钩的薪酬动态调整机制,激发党外知识分子创新创造的活力和动力。推进科研“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按照责权对等的原则赋予二级单位更多审批权,赋予项目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以数字化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增强科技项目信息化管理,推进跨团队、跨研究所协同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质量提升;建立协同保障事项“清单制”管理和交互式评价制度,推进管理部门职能由“事前审批”向“过程监管服务”“事后评估”转变。2020年,研究院聚焦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确定创业育成项目10项,江键特级研究员、周扬博士等党外知识分子负责其中4项。

    (四)创建实践锻炼舞台,为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创造科研平台和条件。为促进党外知识分子成才成长,院积极探索,努力创建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舞台,构建履职尽责平台,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创一流业绩。一是创造条件,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为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铺平道路。充分肯定党外知识分子的成绩和专业技术水平,目前研究院共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3名,其中党外知识分子就占了5名;2020年,院聘任的63名特级研究员以上高层次技术人员中,党外人士就有16名。鼓励党外知识分子带头负责或参加各类重大科研课题,2020年,研究院开展各类科研课题332项,第一负责人是党外知识分子的103项。2020年获得的省部级以上获奖项目中,1名党外知识分子负责课题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名党外知识分子主研课题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二是持续深入开展“爱、献、做”主题实践活动。“爱、献、做”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是充分发挥统战对象作用的重要载体,院2020年开展了“爱、献、做”活动项目27项。

    四、工作成效

    通过研究院组织培养,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历年来立足岗位、服务科研,为公司和研究院的科技创新爱岗敬业,分别在科技研发、科研管理、生产服务等各个重要岗位作出贡献,一批党外代表人士脱颖而出,为研究院科技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培养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党外知识分子。院无党派人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孙朝晖,坚持自主创新,为中国的钒钛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7月,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孙朝晖名列榜首。四川省委统战部陈武副部长发来贺信,攀枝花市委党委、统战部长张敏同志专门看望慰问孙朝晖。在2020年5月召开的攀枝花市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大会上,孙朝晖被授予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十大英杰”荣誉称号。

    院首席研究员,无党派人士,攀枝花市第十届人大代表邹明,长期致力于钢轨品种研发工作,一直从事钢轨品种及生产技术开发工作,为攀钢钢轨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201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被评为“攀枝花市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2019年6月,邹明因突出的工作业绩,获得“巍寿昆青年冶金奖”荣誉。2020年9月,他负责的《一种道岔轨的热处理方法和道岔轨》专利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专利奖一等奖。专利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年创利润过亿元。2020年5月,邹明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院首席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九届攀枝花市政协委员郑之旺同志,带领项目研发团队,在技术支撑西昌钢钒冷轧厂连退线和重庆高强热镀锌线调试投产方面成绩显著,并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了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并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科研氛围,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团队。该团队每年承担课题20余项,申请专利50余项,授权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创效5000万元以上。目前,郑之旺和团队成员正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1180兆帕及以上超高强汽车钢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更为经济高效的生产工艺技术平台,努力擦亮鞍钢品牌。郑之旺同志先后获得第十二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9年入选“攀枝花英才”、2020年当选第二届“鞍钢楷模”。

    九三学社攀枝花市副主委,四川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院首席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俊洪博士,工作以来主持、主研完成科研项目近30项,系统解决了困扰企业生产的多项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超2亿元。2019年4月提任副处级领导岗位,担任研究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副长,2019年10月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二)积极建言献策,提交一批有价值的提案建议。院无党派人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孙朝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以第一提案人联名提交提案3件,联名提交提案8件,目前3项提案均有回应和进展。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中积极开展“我为提质增效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共征集37条合理化建议,15条合理化建议被评为优秀合理化建议,其中九三社员路瑞芳提出的《关于优化偏钛酸粒度分布的建议》被评为院优秀合理化建议一等奖。

    (三)一批党外知识分子负责创业育成项目稳步推进,成都材料院成功入选国家“科改示范企业”目前,各党外知识分子负责的创业育成项目稳步推进,其中江键负责的《某型号无缝管研制》项目,已试制某型号无缝管产品并交付某发动机公司。2020年4月,成都材料院成功入选国家“科改示范企业”。目前,成都材料院正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加快推进实施股权改造,建立完善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动能,以快速形成一批产业化转化成果,建成产权清晰、股权多元、机制灵活、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拥有强大孵化转化产业化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成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的改革样板和创新尖兵。

    (四)完成一批成效显著的“爱、献、做”主题活动项目。院2020年开展了“爱、献、做”活动项目27项,其中攀钢立项25项。各“爱、献、做”活动项目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取得较好成效。

    九三学社社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俊洪技术团队成功开发出轧钢机械设备高精度检测与维护技术,实现了不同设备的高精度检测并快速提供维护方案。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西昌钢钒2050mm热连轧机组、攀钢钒1450mm热轧粗轧机组、冷轧镀锌机组、鸿舰公司二十辊轧机。该技术的成功开发,不仅为攀钢轧钢设备高精度检测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撑,每年还能为集团公司减少外协资金300万元以上。

    九三学社社员,特级研究员刘庆春负责的项目“环保型热轧免酸洗钢板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目前顺利通过四川省金属学会组织的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专家认为,该项目形成的强塑性控制、氧化层结构及厚度控制等综合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成套的环保型热轧免酸洗钢板生产技术并在攀钢热轧生产线实现了工业批量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批量生产推广应用7.6万吨,用户应用效果良好。研究期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

    无党派人士,院首席研究员郑之旺同志负责的《超高强(780MP及以上)汽车用双相钢性能合格率提升研究》项目,郑之旺带领团队成员扎根一线,优化工艺生产技术。他多次奔波于西昌钢钒、鞍钢股份和攀钢钒,牵头协同攻关,最终确定了生产关键控制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汽车用钢的生产工艺平台,形成了生产集成技术,实现汽车外板用钢零的突破。在他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初步形成特色冷轧汽车板品种体系,产品通过了用户认证并批量供货,基本实现980兆帕及以下常用汽车用钢产品全覆盖,为攀钢打造“国内一流、西南最优”汽车用钢品牌提供了强力支撑。

    致公党员,院特级研究员郝建璋负责“提钛尾渣多途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组开发了提钛尾渣直接利用制备免烧砖工艺技术,提钛尾渣掺加量达到82%以上。经工程公司建材分公司免烧砖试验线开展提钛尾渣制备免烧砖现场试验,逐步解决了试验原料选择、砖坯成型、砖坯养护开裂等诸多问题,取得一定效果,为提钛尾渣规模化综合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九三学社社员路瑞芳负责的《R298关键指标提升技术研究》项目,针对R298钛白产品关键应用性能指标-水分散性差和关键颜料性能指标-亮度偏低的问题开展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后实验室无机包膜样品较原R298包膜工艺样品亮度提高0.2以上;通过优化铝包膜工艺得到水分散性优异的样品,结合现场设备条件提出了有机处理和铝包膜的优化措施,方案由7月1日开始在现场实施,实现了R298水分散性合格率较上半年最佳水平提升20个百分点的重大突破,为攀钢集团钛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来源:中共攀枝花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