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正文

    聚焦人心人物人才 做好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

    发布时间:2025-04-22 浏览:

    四川大学党委统战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为抓手,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到实处,认真做好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

    1、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四川大学党委统战部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引导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实践感悟相结合、政治引领与事业引领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关心爱护相结合,积极实施“五个一”工程,把思想政治引领实化、细化到具体工作中。

    每年支持开展一次专题教育

    每年引导学校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开展一次专题教育。学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进行集中学习,鼓励一个民主党派或统战团体牵头,组织其他党派团体共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根据自身实际,通过专题讲座、调研考察、交流研讨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日常、做到经常,推动学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走深走实。

    每年开展一次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工作研讨会

    每年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方式,与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座谈交流,围绕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同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一起总结交流。支持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聚焦“国之大者”,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每年举办一期党外人士骨干培训班

    采取“理论+实践”“学习+研讨”“校内+校外”的培训模式,每年举办一期党外人士骨干培训班,实现党外代表人士、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全覆盖。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沙龙”等活动,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引领实效开展专项培训,培训主题更突出、形式更多样、内容更聚焦。

    支持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每年至少开展一项品牌活动

    引导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有关活动向国家、地方需求和学校中心工作聚焦。民建四川大学华西支部从1997年起连续28年到四川省老少边穷地区开展“三下乡”活动,覆盖19个市州、33个区县、60个乡镇,为当地的汉、藏、羌、苗、回、彝等群众义诊4万余人次,多次被四川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以农工党四川大学委员会为主体、多个民主党派组织参与的“华西—镇雄”和“华西—大方”医疗帮扶模式受到农工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服务社会中不断升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境界,实现思想政治引领的具体化。

    每年进行一次统一战线先进集体和个人优秀表彰

    将统一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纳入校级整体表彰规划,制定《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关于四川大学统一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办法(试行)》,进一步细化统一战线表彰的评选条件和评选程序,不断完善统一战线激励表彰机制,进一步激励党外人士干事创业、创优争先。

    2、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使用党外代表人士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要加强培养、提高素质,科学使用、发挥作用,着力培养一批同我们党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四川大学党委统战部坚持用战略眼光来谋划、用全局意识来统筹、用时代要求来审视,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努力打造一支与党同心同德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实施党外代表人士蓄水池提质计划

    四川大学党委在四川省无党派人士认定要求基础上,根据高校特点提高认定标准,将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作为四川大学无党派人士的认定标准之一,建立起一支学术影响力大、年龄梯次合理、代表性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学校目前已认定的无党派人士中,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占40%,党外代表人士蓄水池质量显著提升。

    实施党外代表人士信息数据支撑计划

    建设运行智慧统战系统,将学校无党派代表人士数据库、无党派代表人士骨干力量数据库、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和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成员信息等纳入其中,实现精确查找、精准分析,推动学校统战工作向信息更精准、服务更优化、决策更科学的新工作模式转变,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实施党外代表人士输送计划

    建立学校党委统战部与组织部、人才办的常态化沟通协同机制,一方面有计划地将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向民主党派输送,另一方面把优秀党外人才积极推荐到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岗位,实现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校内有序输送。学校保持与省市统战部门、省市民主党派组织经常性联系,及时推荐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近两年来,学校推荐的四川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较上一届增幅超过50%;推荐7名党外知识分子到四川省、市重要部门挂职,推荐3名党外知识分子担任校外单位重要职务。

    3、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

    四川大学党委统战部积极打造平台载体,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鼓励党外知识分子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搭建特色活动平台

    近年来,四川大学党委统战部积极助推学校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开展特色品牌活动,让党外知识分子在特色活动中发挥作用。学校党委统战部推动致公党四川大学委员会、留学人员联谊会、侨联与人才办合作,响应“人才强校”战略,开展“川越大洋,致联五洲”人才政策宣讲活动,为学校引才引智服务。推动学校侨联与地方侨联共建4个党外专家工作站,促进党外专家工作站与学校科产集团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与教务处合作,推出高校专业介绍系列公益视频“逐梦领航:川大老师与专业的故事”,帮助青年学生开拓视野,筑梦未来。

    创建理论研究平台

    设立“统战助发展”社科专项研究课题,支持学校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成立省级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工作室,为无党派人士开展理论研究、建言献策提供平台。组建参政议政小组群,由参政议政经验丰富的党外教师为咨询专家,推动“线上学习不断线,线下研讨有组织”。加强与四川省、市统战部门联系,鼓励党外知识分子申报研究课题。近两年,四川大学70余篇建言献策成果被全国政协、民主党派中央等采纳。

    构建宣传推广平台

    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线上线下平台,构建多维度、分层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改版升级学校统战部官网和官微,校内各二级单位建立统战工作专栏,建设并运行“智慧统战”管理系统,编印年度统战工作掠影,建成校院两级、线上线下五个宣传平台。完善统战信息报送流程,贯通院、校、市、省统战信息报送渠道,四川大学统战工作宣传成效得到显著提升。

    来源:四川大学党委统战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