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正文

    厦门大学:发挥“三海”优势 汇聚智慧力量 推动学校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9 浏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建立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和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2021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殷切期望厦门大学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厦门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领航,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充分发挥学校独特优势,创新开展统战工作,彰显厦门大学社会担当。

    立足海峡,倾情打造“第一家园”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唇齿相依。作为福建省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推进海峡两岸交流与融合,加快建设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先行示范区,厦门大学责无旁贷。

    以人才培养促进情感认同。高校是优秀青年学子和科研人才的聚集地,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最前沿。厦门大学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重点大学,在对台交流方面一直走在前列。目前,厦门大学是台湾学生报考最热门的大陆高校之一,同时也是大陆招收台湾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厦门大学积极延揽台湾优秀人才来校工作,聘有台湾籍教师36人,同时鼓励学校教师与台湾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岸项目等一大批协议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

    以文化交流推动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两岸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高校间的学术和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厦门大学是两岸学者第一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所在地,也是两岸校际交流合作先行者。截至目前,厦门大学在台湾地区共有33所合作院校。厦门大学积极增进两岸学生交流,逐渐形成一批品牌活动,其中“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至今已举办15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口译大赛(英语)”和“两岸学子论坛”已举办7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影像联展”已举办6届。

    以高端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是我国高校中规模大、学科全、成果丰硕的台湾研究学术机构,已出版学术专著3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教育部各类项目以及中央有关部委委托项目等共计200余项。厦门大学抓住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的契机,借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重大平台,在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参考、社会咨询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面向海丝,倾力服务“一带一路”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厦门大学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坚持树立“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大统战思维,推动统战工作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打造开放办学高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厦门大学就确立了“面向华侨,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的办学方针。从1956年创办我国第一个面向华侨华人开办的专门教学机构,到如今的国际中文教育,厦门大学在海外教育工作尤其是东南亚华文教育工作中积累了较高声誉,这为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坚实基础。2016年,厦门大学首开中国高校走出去先河,创办马来西亚分校,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近年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办学成效得到广泛认可,“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发挥,被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明珠”。

    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为我国高校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高校科研提出了更高要求。厦门大学重点建设了一批以“一带一路”研究院为代表的学术研究机构,持续构建“一带一路”研究学科群,积极推动各领域产学研合作,引导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教育、法律等热点领域开展研究。一批专家学者在海洋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领域产出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构建更多合作支点。厦门大学发挥校际双多边平台的引领作用,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在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牵头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引20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高校加入。举办“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点产业相互密切配合。参与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等合作平台,与全球259所高校签署校际交流协议,不断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

    放眼海洋,倾智讲好“中国故事”

    厦门大学依海而建,向海而生,有着浓浓的“深蓝基因”。自创立起,厦门大学便以“阐扬世界文化”为办学宗旨之一,始终怀有“走出去”的强烈开放意识,在做好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和侨务工作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凝聚侨智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主题,最大限度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与海外华侨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始终把服务华侨、广泛凝聚侨界智慧和力量当作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厦门大学侨联是全国高校最早的侨联组织之一,近年来注重联系老侨,主动服务新侨,加强海内外侨胞联系,举办“侨与厦门大学百年”系列活动,在凝聚侨心、发挥侨智、汇聚侨力方面不断迈出新步伐。依托侨联、欧美同学会等统战团体,定期举办“新侨人才联谊沙龙”,为学校海外高层次人才打造信息互通、建言献策、交友联谊的互动平台。厦门大学还依托南洋研究院、闽侨智库厦门大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为侨界和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教育教学。坚持国际化视野,是高校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自建校之日起,厦门大学就流淌着“博集东西”“兼容并包”的血液,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组建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积极吸引海外留学生开展中文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胜任国际中文教育各种任务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联合设立并持续办好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创意与创新学院,推进“文理工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打造“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参与多边和全球性教育合作的重要探索。

    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开展海外统战工作的民族精神基础,海外统战工作则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厦门大学一批外籍教师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潘维廉教授通过《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等书籍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赏“不见外”。持续办好孔子学院,发挥其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承办“海外侨领研修班”“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和“海外联谊研修班暨嘉庚精神研修班”等,为做好侨务工作持续贡献力量。

    来源:高教学会统战分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