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正文

    内蒙古民族大学:平等互助共建和谐 民族团结温暖同行

    发布时间:2023-08-24 浏览:

    内蒙古民族大学坐落于我国蒙古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内蒙古通辽市。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涵盖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大学。现有本科专业72个。一个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蒙药学博士点。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了7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教职工1704人,其中蒙古族、朝鲜族、达翰尔族等少数民族教职工97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7.22% 。本专科在校生21050人,其中,有28个少数民族的学生1025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8.7%,蒙古族学生8984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2.7%;蒙古语授课学生人数4225人,占学生总数的20.1%。

    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近年来,在国家民委的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重点,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按照突出民族特点、形成民族特色,密切民族感情、促进民族和谐的工作思路,构建起党政牵头抓总、上下齐动、全员参与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机制,通过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营造了各民族师生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014年9月,我校蒙医药学院荣获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奖;附属医院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5年9月,我校科尔沁文化发展传播基地荣获“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称号。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蓬勃开展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将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视为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视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视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坚定立场,主动作为。一是重学习,高位思考。学校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认真领会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正确方向,结合学校实际,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有关要求,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装在心里,抓在手上。二是重行动,高效推进。学校为贯彻习总书记对干部提出的“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干部培训相结合,2015年5月,组织我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分两批次到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培训,提高了我校干部队伍适应高等教育新变化、推动民族教育事业新发展和解决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的能力。三是重责任,高频督查。进一步明确学校党政领导、各学院书记、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做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任务具体、责任明确,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各方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不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使抓常、抓细、抓长成为常态。

    二、不断创新形式与手段,大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学校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到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融入到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融入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去,融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养成教育中去。

    (一)将创建工作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开展特色教育。一是以诚信教育增强各族师生的互信,共筑民族团结亮丽风景线。诚信是团结的基础,彼此诚信才能使交往交流交融历久弥深。学校自2006年开始组织诚信考试(无人监考),近两年来参与诚信考试的班级和人数大幅增加,至今年参加诚信考试的班级占到班级总数的62.4%,参与的学生达1.14万人,占比53.5%。传媒学院同学创设的“诚信柜台”,采用无人售货的方式,在为各族大学生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同时,呼吁诚信美德。2014年12月7日,《内蒙古新闻联播》以《践行核心价值观诚信柜台的1000天》为题播出了我校“诚信柜台”的事迹。现在诚信柜台的成熟做法已在全校推广,成为我校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闪亮标识。二是突出地区特色,开展国情、区情、校情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辽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还结合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使各族师生及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结合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组织各族师生深入乡村,开展送科技文化医疗下乡活动,感受家乡变化,助力民心工程。2014年暑假期间,学校开展了以“让青春在民族团结的亮丽风景线中绽放光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了22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参加人数达600余名。其中,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赶赴扎鲁特旗,为当地农牧民送去精彩纷呈的师生联合演出,将价值3万余元的医用药品发送到有需要的牧民手中。通过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深化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增强了各族师生“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观念和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意识,激发了广大学生热爱家乡、奉献家乡、发展家乡和返乡就业创业热情。

    (二)将创建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相结合,建设凝心课程。学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讲坛为主阵地,不断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教育,大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必修课的同时,设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研室”,在全校学生中开设“民族理论”课。为把民族理论课建设成凝聚各族学生的主要课程,学校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改革,在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开展实践教学和“互联网+教育”,促进了课堂教育“课堂坚守”与“课下延伸”的有机结合,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凝聚力、引导力。2015年,教育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同年,我校有3个项目获国家民委第三届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科研课题获2015年度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三)将创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特色文化。我校围绕传播民族文化、加强民族间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共同进步的主题,大力宣传各民族历史文化,为各民族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搭建平台。一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了16年。内容不断更新,形式更加新颖。活动由宣传部牵头,学工部、工会、团委配合,在各族师生中广泛开展各类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活动贯穿全年。在活动月中,开展的活动更加集中。每两年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推动全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展开。二是构建嵌入式教育环境。自2009年发起的在蒙汉班之间建立联谊姊妹班活动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全校有16个学院47对班级结成了民族团结姊妹班级,占到班级总数的63%。蒙班与汉班学生经常性开展演讲、诗朗诵、民族歌曲联唱等系列活动,举办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系列比赛,在系列活动中,增进各民族大学生同在一个大家庭的深厚情感。学校还安排不同民族学生交叉住宿,有效增进了各民族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三是大力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我校蒙医药学专业已形成了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中心)、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为主导的民族医学教育品牌,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蒙医药各类人才一万余人。科尔沁文化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公开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161篇,先后获得了11项科研成果奖,出版了《科尔沁狩猎文化研究》、《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科尔沁蒙古学研究》、《科尔沁民歌研究》等17部学术专著。主持33项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6项。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 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 项,为传承创新蒙古族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学校推出了学习蒙古语活动,面向蒙古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学生开设了选修课“基础蒙古语”,经过发展完善,如今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基础蒙古语》综合素质选修课和《大学蒙古语》必选通识课。蒙古学学院2013级蒙班同学还以传承弘扬蒙古语言文化为目的组织创办了蒙古语言文化班。学校还将太极拳、安代舞、博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将创建工作与切实解决民族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加强民族团结工作非常有效的方法。几年来,我校坚持“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成长、服务学生发展”的理念,带着对民族学生深厚的情感开展工作,在实现民族学生利益的过程中做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效的民族团结工作。

    一是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校贫困生数量较多,占比达30%,其中特困生占比为15%-20%,在特困生群体中少数民族学生又占50%以上。为此,学校建立了以“奖、助、贷、勤、免、补、缓”为主,社会资助为补充的“7+1”式立体化资助体系,实现了“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201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资助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累计发放国家各类奖、助学金近2043.75万元,减免学费88.65万元,临时困难补助 34.8万元,累计帮助学生7419人。学校教师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政法与历史学院辅导员包丽老师连续四年帮助一个布依族孤儿,经常为她买一些日用品和衣服,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最终这名大学生考取了司法考试A证,毕业后当了一名律师,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她都会给包老师发来祝福信息。这样的事例在我校层出不穷,这样的行动让各族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二是关注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帮助民族大学生处理好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问题,学校制定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办法》,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寝室-个人”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及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少数民族教师占心理咨询教师总量的40%,在有蒙语授课学生的学院都配备了蒙古族辅导员,克服了师生间的语言障碍,减少了生疏感、距离感,增强了交流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2014年我校心理发展与咨询中心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示范中心。三是关心就业困难学生。学校通过定期举办民族大学生招聘会、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不断拓宽民族大学生就业渠道。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推动民族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不断提高民族教育工作质量,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础

    办好民族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现实需要,也是在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础。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结合实际,创新开放,不断提升民族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是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学校现有蒙古语授课专业25个,占专业总数的34.7%,其中蒙古语授课专业2个,蒙汉双语授课专业21个,英蒙、日蒙授课专业2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蒙医学专业为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中,蒙古语授课专业中有5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10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中,蒙古语授课和蒙汉双语授课团队6个;3门自治区级优质精品课中,蒙古语授课课程2门;4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中,蒙古语授课课程12门。29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中,蒙古语授课教师的研究成果达9项。二是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学校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高等院校蒙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蒙医药学规划专科教材》和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任务,2011—2015年我校共获得48部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编审委员会统编教材选题编写资格,全校25个蒙古语授课专业共使用43部蒙古文统编教材。三是不断创新教育方式。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蒙语授课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在预科专业招生方面进行了有益的调整,压缩了蒙授师范类专业招生,增设了就业前景好的法律、临床医学、动物医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蒙古语授课专业采取低年级用蒙古语授课,高年级用蒙汉双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业考评中学校注重蒙汉语同时命题,鼓励蒙古语授课学生用双语答卷,逐步达到培养蒙汉兼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网站